2023年度总结
一事无成的一年, 但也算有所收获, 如果教训也算收获的话. ...
一事无成的一年, 但也算有所收获, 如果教训也算收获的话. ...
2023年11初,简中互联网又发生了一出闹剧,不过于以往的过眼云烟所不同的是,这次的事件导致了一系列优秀开源软件的消亡. 起因 事件的经过其实并不复杂.11.2,clash for windows 的作者删除了github上用于发布的仓库中的信息,并在个人telegram频道上宣布不再开发.由于cfw的操作简单,对小白友好,因此其用户数量相当之大.删库的消息出来后,网友们纷纷开始关注作者的社交账号,对是否因信息泄露导致被抓加以猜测.其实对于一个网络代理软件来说,无论是因为被请喝茶还是因为作者不想干了而删库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事情仅仅到这里就结束,那么大家顶多也就感慨一句过去说烂了的那些话,甚至对于开源主义者来说连感慨都没有,因为cfw本身就是一个闭源软件,而github仅仅是用来发布二进制包的.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clash for windows是基于开源的clash core核心代码做的图形化客户端工具,而该核心代码同样是一系列类似软件(例如clash x, clash meta)的基础组件.或许是出于对clash core作者的尊重,这些项目的名称中也都包含了clash字样. 通常情况下,开发者并不会在意自己的软件被普通用户和其他clash相关软件搞混.而对于cfw用户,尤其是其中的小白用户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仅仅接触过cfw,因此在口口相传中会自然而然地将clash这个有特征的词作为clash for windows的指代以节约沟通成本,cfw是clash, clash是cfw. 因此,cfw被删库后,消息通过互联网在用户群体之间开始广泛传播开来,很快就演变为了下面这张图上的消息. 假消息只是第一步.对于大部分cfw的用户来说,他们似乎并不知道此种软件的敏感程度和软件作者所面临的风险,他们只是在盲目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发问,而很遗憾却也意料之中的,这其中,包括了微博. 前面提到,cfw的低门槛为它带来了众多的用户,而现在,这些用户将成为压死所有clash相关项目的稻草.由于提问和吃瓜的人太多,相关话题的热度不断上升,该话题很快出现在了微博的热搜上. 于是事情失控了. 结果 11月3号,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几乎所有clash相关软件作者,包括clash内核项目作者,集体将代码库删除.一个持续了数年,帮助到许多网民的软件,却因为网民们的无知,在一天之间内尽数消亡.整个过程实在太快,快得根本不像有关部门的有组织行动.因为驱使项目消亡的,仅仅只是网民们的狂欢,和开源作者们的恐惧. 而可悲的是,在删库时间结束后,clash在微博的话题热度更高了,是的,没有人关心项目作者是否会因为这场风波而被捕入狱,他们只想四处打听,吃瓜,并迫切地希望看到血流成河. 一直到现在, 有关话题在telegram上还在被持续不断的争论中, 其中跳出了一些人来试图通过捏造事实抹黑多位作者来洗脱自身的责任. 可笑的是,当被要求放出对应的项目时,此人开始转移话题,并且在他臆想的情况下,对作者进行了人身攻击. 可悲的是,这种人在这场风波中并不少见,他们不仅仅是无知,更是无耻. 教训 其实单纯责怪用户并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像cfw这样方便的软件,其用户群体是鱼龙混杂的,要求他们集体提升相关的意识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很遗憾,尽管我们可以斥责部分的微博用户,但是归根到底,如何改变此类软件尤其是开源软件的危险现状,作者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来更好地保护自己,才是更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具体来说, 对我而言, 除非开源软件合法合规,否则: 不要做windows平台下的软件 不要在项目中包含简体中文说明 不要取朗朗上口好记的项目名 控制推广范围,就是对作者最大的保护 尽管以上措施会限制软件的使用范围,但是对于此类软件来说,开发者的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只是,这些教训,对于已经消亡的项目来说,已经太迟了. 参考 https://github.com/net4people/bbs/issues/303 https://www.eaimty.com/2023/opensource-project-based-on-hormone/
与所爱之人在一起的时光, 会生出互相的珍惜, 这份珍惜犹如风筝线一般, 即便对方远在云端, 依旧可以感知到其心念所动, 于是思念由此而生. 在yq成功上岸家乡的教师编后, 为了庆祝, 也为了缓解许久未见的相思之苦, 我匆忙计划了一下行程, 一边让她订来北京的车票, 一边思考附近哪里有卖香槟的. 颐和园 选择颐和园, 是因为离信工所比较近. 当日原本想带yq去我平时去的早餐店, 可惜我们出发之时, 已是中午十二点了, 于是带她吃之前推荐过的意大利沙县萨莉亚. 这是一个价格非常亲民的意大利西餐厅, 看了看菜单上十几二十元的菜品后, 我们彻底放下了对价格的顾虑, 仅仅考虑口味和胃口. 实际上这家店的口味确实不错, 特别是蘑菇浓汤, 虽然肯定不能说顶级, 但这种不用顾虑价格就享受西餐的轻松感, 独此一份 (说白了还是太穷). 阳光正好, 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们在下公交之后, 慢慢悠悠前往颐和园的入口, 路上落叶飞舞, 却无半点萧条, 行人来来往往, 一个婴儿车里的小孩指着另一个在妈妈自行车车筐里的小孩羡慕地哇哇直叫, 惹得两边的家长忍俊不禁. 走走停停之间, 我们时而在路边的亭子里歇脚, 时而在红砖绿瓦的不知名府门前驻足拍照, 心下一片闲适. 进入颐和园后才发现这里出乎意料的大, 但想想这毕竟是皇帝的游玩之地, 倒也算合理. 我们绕过威武的麒麟像, 路过皇帝慈禧临时听政的仁寿宫和一棵棵百年龙柏, 穿过城关, 来到谐趣园. 因为是秋天的缘故, 尽管气温并不让人觉得有秋意, 但是池中的荷花已经尽数枯萎, 风光不再, 宛如那个死去多时的王朝. 沿着回廊行走, 我恼于这行走的空间竟然如此狭窄, 古代的皇帝不与人并肩行走, 其他的人只能尾随, 因此凡是走廊一类的地方都可以设计地窄小一些, 只是我不禁开始无端思考, 长期地处于这样的空间里, 人的心胸眼界是否也会变得狭小呢? 一路上看到了许多格格打扮的女生在凹造型拍照, 纸扇轻摇, 回眸一笑, 气质优雅, 恬静端庄, 只是都没有我的身边人这般可爱. 来到苏州街, 我和yq沿河而行, 小心路过一间间无人的商铺. 昔日皇帝为在此重现江南风情, 仿照水镇在此地建造了买卖街, 专供宫中人游览, 即所谓"宫市". 这个地方1860被列强烧毁, 一百多年后才由共和国重建, 然而我对此类皇室娱乐并不感冒, 只是紧张地一遍遍提醒不停拍照的yq小心别把手机丢进河里. ...
乱世之中, 唯有自我与我所爱值得珍惜 ...
难得黄小姐来一次北京, 作为肥宅的自己紧急规划了一下游玩路线, 发现北京可玩的地方相当的多, 这里仅仅记录这次游玩所经过的三个景区. ...
2022年是一个记得被纪念的年份, 不是因为它有多好, 而是因为它有多现实 ...
生命本就如此脆弱 ...
超元域这个词, 出自雪崩这本书, 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可以随意行事, 尽情做自己, 这也是我的初衷: 把发言权还给我 ...
这是一篇拖延了很久的年度总结,在下决心写它的时候,我已经从过年开始无所事事地玩了十几天的游戏了,本来说好要在过年那天写的总结也一直到现在才开始动笔,着实是惭愧. ...
科技的发展并不代表内卷的避免,相反,一味追求在虚拟世界中开疆拓土,忽视宇宙和深海的探索开发正是人类社会内卷化的集中反映,此处的内卷,和通常的内卷定义相同,即"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只不过对象从普通的小群体变成了全体人类,社会矛盾的频繁爆发让人类倾向于将自己的灵与肉奉献给虚拟的神,这种奉献的热诚背后充斥着对冰冷现实的无力感和逃避,即便这种虚拟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他们依旧选择忽视甚至忘却这种自知,选择被奴役,膜拜和瞻仰. 另外一方面,正如洛夫克拉夫特所说的"人类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在刻录在基因中的人性的驱使下,人类在总体层面上对未知的深海和太空是恐惧的,可是,要让人类接受自己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的事实,又是可耻且无法接受的.在这种背景下,虚拟世界的扩张从另一个角度为全体人类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幻象,使得人类可以将蒙蔽双眼,逃脱生存困境,将注意力集中在已有事物的"发展"上,即便是内卷式的发展.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人类文明要想长存不休,必须要将触角极力扩张到太空和海洋当中,然而人类总体上呈现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意识形态,这并不新奇,在上帝已死的年代里,人类相信的不再是神明而是科技和资本,而科技为资本所掌控,所以资本的信仰便是人类的信仰,乍看之下,资本代表着贪婪和逐利,并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理性,但可惜的是,正是这种信仰将虚拟世界捧上神坛并加剧了社会的内卷化,而这种情况很难发生改变,理由如下: 资本并不具备引领人类社会向好发展的动机,资本行动的唯一动机是为自身逐利 资本理性的主体在"自己的寿命是有限的"这样一个前提下,会自发选择在"当下"时间点获利最大的发展方向 当资本在一个领域中能或即将获取足够多利润,或者发现切换别的领域所付出的代价远大于自己所失去的时候,它将调用舆论吸引人类的注意力以期更大的利润空间 人类是盲从且愚昧的,尤其是在被消费社会阉割批判能力后基本上已经丧失了真正的自由意志,成为资本的牵线木偶. 一个额外的发现是,如果将上述三个理由作为评判资本能力的标准,就会发现腾讯阿里巴巴等不靠科技驱动的公司才是资本意义上能力最强的公司,我担心这种内卷式的崛起会提醒其他资本,最大化的利润完全不需要科技创新,只需要靠"内卷"就可以了.或许,他们已经意识到了?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预测到了如今的现状,那就是赛伯朋克,它想告诉人们,科技的畸形发展不能解决而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人类的焦虑,可遗憾的是,在资本的操纵下,这种畸形的科技被繁复炫目的光影包装成了一种美学象征,这种人类的焦虑被刻意淡化甚至抹去,转而重新变成一种商品,一种无论是在商业意义还是精神意义上对资本力量更加有利的商品–既谋取了利润,又扭曲了对抗虚拟的文学,这出"化敌为友"实在高明至极. 赛博朋克指出了科技畸形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警告人们这样做的后果,但是很可惜,我们已经停不下来了,看起来,我们势必迈入赛伯朋克式的未来社会中,步履坚定,热切真诚.而到了那个时候,或者在那之前,也许更有价值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走出赛伯朋克? 话说回来,在赛博朋克被提出的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人们如今看到的虚拟世界的哪怕一丝影子,我所能想到的,是这些科幻作家们凭借自身少得可怜的科技水平和对人性的充分了解所做出的猜测和臆想,或许他们创作的动机中,根本不包括一丝严肃批判的思考,而只是为了博人眼球来多赚点稿费罢了,但总之,他们猜中了,并且猜得更加超前.或许科技的发展史,就是一副肖像画,画的主题叫做人性.
昨晚约好的车今天早上竟然被司机一声不吭取消了, 真的无语……得亏睡得浅起床看了一眼.新约的车又要早早开往机场, 于是无奈起了个大早. 到达后又被通知延误, 也不知和离开时候的飞雪有无关系, 但不管怎样, 孤身顶着鹅毛行走路上, 这样离开倒还是别有风味, 于是也有了碎碎念的兴致. ...